生物医学工程系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始于1972年,是国内起步最早的单位之一。王威琪院士、方祖祥教授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展电磁血液流量计、B超、心脏起搏器等开创性研制工作,奠定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2001年起,复旦大学恢复招收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先后获批硕士点、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B类),也是复旦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与精准医疗技术”、“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方向涵盖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医学信号处理与智慧医疗超声、电生理智能诊疗方法和系统、传感系统与智慧医疗等前沿领域。
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所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围绕我国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战略需求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由复旦大学和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联合共建。复旦医工所充分发挥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技术、资源优势和苏州医工所的工程技术、成果转化的优势,以临床需求为牵引,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临床医学与工程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致力于成为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基地和生物医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医疗器械和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微纳系统中心
微纳系统中心是以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985“微纳电子科技创新平台”、以及上海智能电子与系统研究院等重要学科科研平台为依托,以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为核心而建立的。中心围绕智能微纳系统设计与集成、微纳电子器件与系统、纳米结构与系统加工制造三个学科方向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并与IMEC等国际著名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