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新百廿征程——欢迎2025级新同学!

发布时间:2025-09-02浏览次数:10

七月流火,

是盛夏的句点,

更是秋收的序章。

在这标志着崭新开始的日子里,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

(生医工学院)

迎来了朝气蓬勃的2025级新同学。

他们将怀揣着对科研事业的热忱,

在信息、生物、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中,

面向国家重大健康需求,

继续深造与探索。

今天,我们因共同的热爱集结于复旦校园。

明天,我们一起将所思所学,

化为科技赋予生命的温度。


本科生篇


8月31日上午六时许,与晨曦一同到来的还有小推车上满载的物资,院系老师和学长学姐们早早布置好了迎新摊位,等待着新同学的到来。



上午七时许,新同学们陆续开始报到,材料提交和发放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务老师和学长学姐耐心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同时新同学们也领取到了书院和学院准备的新生大礼包,包括书院服装、背包以及各类精美的学院文创。学院还为新生专属打造迎新宣传册,除展示学院简介和办事指南外,同时系统呈现了课题组分布、核心研究领域,助力新生快速了解学院学科特色与科研方向,为加强学生的融合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同学们也在院徽拼图上签下了自己的姓名,带给同学们加入生医工学院和希德书院这个大家庭的第一份温暖与归属感。





生医工学院是一个充满爱的集体,当天上午,学院院长陈颉院士、党委书记郭翌、副院长蒋益明、党委副书记云永旺、院长助理马煜、蒋晓军,2025级本科新生辅导员魏澜以及学院学工办和教学办的老师们在学院摊位热情地与同学、家长们交流答疑。




与此同时,陈颉院士孵化的机器人科创团队操控机器人与同学们互动,展示了学院的卓越科研成果,受到现场师生、家长及媒体的热烈关注,在各个媒体平台持续“出圈”。




生医工学院的迎新摊位前热闹非凡,新同学们或与老师们交流未来的学业畅想,或与家人们一同漫步在绿荫之下,感受百廿复旦的独特魅力。




“生”生不息

“医”路前行

“工”创奇迹

看见朝气蓬勃的新同学们

就仿佛看到我们将为健康未来创造的硕果

将为科技赋予温度的答案

不负创新学院之名

不负青春正好年华

欢迎你们

   新生医工人!



研究生篇


9月1日,为保障新生报到能够顺利进行,学院迎新工作队伍一早在江湾体育馆一层精心布置了迎新现场,为新同学们的到来营造了温馨有序的报到环境。迎新志愿者们和辅导员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认真核查录取通知书、身份证等重要文件,细致分发新生礼包和校园卡等物品,全程耐心解答新生的疑问,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各项手续,踏上研究生生活的第一步。


 


迎新展板前,新同学们纷纷摆好造型,或自己,或和同学,或和辅导员,留下了一张张意义非凡的人生照片,将此刻的激动与喜悦定格。一张张照片,不仅是影像,更是人生新阶段的宝贵见证。


 


 


学院的吉祥物小熊也惊喜现身,它与新生们击掌、拥抱,大家纷纷与这位可爱的“新同学”合影,为初入校园的记忆增添了一抹活泼亮色。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迎新工作,院长陈颉院士、党委书记郭翌、党委副书记云永旺、院长助理蒋晓军也来到了迎新摊位前。他们详细了解了新生报到的进展,和前来报到的学生进行了亲切交谈并答疑解惑,慰问了辛勤付出的师生志愿者们,向他们传递了来自学院和学校的温暖关怀与诚挚祝福。生医工的大家庭,对每一位新成员都充满期许与鼓励。




在这里,你终将成为一名创造者:亲历一个想法从诞生到验证的全过程,在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中,体验那“柳暗花明”的瞬间。你手中的一行行代码,可能变为守护健康的坚固护盾;你设计的一个个元件,也许会化作洞察病灶的锐利之眼。这,就是我们赋予科技的、最温暖的答案。

初见的美好已定格于心,更精彩的“研”途故事,正等待你们亲自书写。

愿你们不负韶华,在这里潜心钻研,收获新知与挚友。



欢迎你们,

新百廿的生医工人!